本报讯到今年1月,原吉林工大(现合并到吉林大学)党委负责同志先后7次收到署名“艾恭达”的人汇款1.5万元,用于资助特困生,“艾恭达”在汇款单附言中写道:“只求一点,不要找我”。目前,吉林大学原工大校区已设立“爱工大”贫困生奖学金,共资助27名特困生就学。这是继新闻媒体80年代以来宣传“党义”“莫文遂”之后又一曲展示人间美好情感的动人乐章。
1988年12月11日,本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长篇通讯《寻找“党义”》。通讯介绍长春机车厂有个化名“党义”的人12次给本厂一位家境困难的老工人汇款;90年代初,南方某省又有一位以“莫问谁”谐音“莫文遂”扶贫济困。1996年10月,原吉林工大党委副书记(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)王守实收到以“爱工大”谐音“艾恭达”署名的人的第一笔汇款1000元。汇款单附言栏中这样写道:“换季已到,为大学的希望工程送点温暖与爱心,真心实意,只求一点,不要找我。”此后的4年间,“艾恭达”共7次汇款总计1.5万元人民币,用于资助特困生。
此事在吉林大学校园内外传开后,人们纷纷猜测,这“艾恭达”可能是教师、干部、学生家长或是社会上关心教育的人士。至今,尚不知“艾恭达”是谁。人们遵照“艾恭达”的意愿,不再问他是谁,也不去找他。然而,“艾恭达”以特殊方式传递的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操感人至深。